貴妃泥為黃龍山黃段的一種,因其燒成后顏色最接近女人的皮膚色或蛋羹色,為與其他黃段區(qū)分,暫時取名為貴妃泥,也可以蛋羹泥命名。貴妃泥埋藏于最底層鵝黃朱泥與下層白砂(礦料呈黑色,燒成后呈白色,砂性很重,故我稱之為白砂)之間,礦料呈深灰色,塊狀,不堅硬,厚度5—10厘米,偶然出現(xiàn),儲礦量極為稀少。
泥料特點
貴妃泥礦料泥性重,但泥料砂性重,制作時較易開裂。
作品效果
貴妃泥1170度初步燒結,現(xiàn)在最高燒制溫度1190度,呈色效果變化不大。
價值分析
貴妃泥儲礦量極為稀少,呈色效果特殊,色彩極具審美性;燒成后砂性重,收藏價值較高。
閩ICP備18006152號-2
安技特電子科技(廈門)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
古宜紫砂(mtyule.cn)致力于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,專注正宗宜興紫砂工藝品
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即日起可免費領紫砂壺資料